心跳过缓怎么办,心跳40-50之间正常吗


心跳过缓怎么回事 一个人如果每分钟心跳次数少于60次 , 就是“心跳过慢” , 也叫“心动过缓” 。 正常人或者运动员都可能出现 , 特别是运动员 , 因为经常锻炼使心脏的收缩力量增强 , 每搏动一次所输出的血量增加 , 足够供应身体各器官的需要 , 所以心跳每分钟50-60次就够了 。 但是如果心跳每分钟只有30—40次 , 则可能属于不正常 , 就要查一下原因 。

引起心跳过慢的常见原因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 在大脑的延髓部位有一个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中枢 。 这个中枢可以有抑制心跳也可以加速心跳的功能 。 迷走神经就是由这个中枢发出的神经纤维用来支配心跳等作用的 。 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它的末梢可以释放一种称为“乙酰胆碱”的物质 , 对心脏起抑制作用使心跳减慢 。 由“迷亢”引起的心跳过慢心律多数是整齐的 , 心跳虽慢但很少低于每分钟30-40次 , 正常人包括老年人可以出现 。
第二种心跳过慢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简称“病窦” 。 这是一种病态的心脏表现 , 它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心跳的起搏点———窦房结 。 使窦房结不能很好发出冲动或延迟发出冲动 , 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心肌病以及老人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病变 。 “病窦”患者心跳很慢 , 有时每分钟只有30-40次 。
第三种是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心跳过慢 , 就是原来由起搏点窦房结发出的冲动波不能传到房室结 , 被阻断了 , 这时心室只好代偿性地自己发出冲动 , 所以心跳十分缓慢 , 一旦发生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时 , 心跳每分钟在20次以下时 , 可因心脏排血明显下降直接影响脑供血而出现头晕 , 甚至晕厥和抽搐 , 这就是阿斯综合症的严重发作 。 引起严重的传导阻滞的病因多数为心脏本身的器质性病变 , 如冠心病、心肌病变或某些心脏病的晚期严重变化等 。
总之 , 心跳过慢时 , 主要应从“迷亢”、“病窦”及严重传导阻滞等主要原因去考虑 , 也可以通过详细的病史和心电图检查 , 以寻找引起心跳过慢的原因 , 这样就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海外版
心率过缓怎么办? 心动过缓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 。 可见于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服药反应等 , 病人常表现为突然胸闷、头晕、心悸、周身不适 , 甚或晕倒 。 心动过缓发作时 , 心率可低于60次/分 , 甚至达到40次/分 。 引起心动过缓的常见原因有: 1.年轻的运动员因锻炼的缘故 , 心率可在50次/分左右 , 是生理性的心动过缓 。 2.心外因素:如颅内高压 , 阻塞型黄疽 , 甲状腺功能低下 , 体温过低 , 营养不良 , 尿毒症、伤寒及某些发热性疾病的恢复期 , 肠梗阻 , 尿路结石、胆囊结石发生绞痛时 , 频繁呕吐等 。 3.心内因素: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梗化、心肌病等 。 心动过缓的处理方法有: 1.阿托品Q.3mg~0.6mg , 口服 。 2. 中药心宝、速效救心丸 。 3.汤剂或口服液:人参归脾汤加减:人参6g , (另兑水煎剂)党参10g , 太子参12g , 熟附片6g , 生地15g , 五味子10g 。 肉桂3g , 知母9g , 炒黄柏4.sg , 全瓜篓15g , 泽泻10g , 水富蒲10g、神曲10g , 水煎服 。 ‘ 4.少进饮食 , 适当运动 , 补充营养 , 可用食疗疗法 。 5.经常发生晕厥时 , 应考虑安装起搏器 。 尽管心动过缓者并不多见 , 然而 , 重要的是重在预防 。
心跳过慢怎么办 正常人每分钟心跳次数约70~100次 , 如果每分钟心跳少于60次 , 则为 心跳过缓 。 引起心跳过缓的原因常见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当迷走神经兴奋时 , 其末梢可释放一种被称为“乙酰胆碱”的物质 , 对心脏起抑制作用 , 故可使心跳减慢 。 由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所致的心跳过缓 , 心律多数是整齐的 , 一般每分钟30~40次 。 这种情况以老年人为多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心跳的起搏点——窦房结 , 不能很好地发出冲动或延迟发出冲动 , 会使心跳变慢 , 最常见的病因是心肌病、冠心病以及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病变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跳有时每分钟只有30次左右 。 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即由起搏点窦房结发出的冲动波不能传到房室结而被阻断 , 此时心室只好代偿性地自己发出冲动 , 所以心跳相当缓慢 , 一旦发生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 , 心跳每分钟仅有20次左右 , 可因心脏排血量明显下降直接影响脑部供血而出现头晕 , 甚至造成晕厥或抽搐 。 中老年人一经发现有心跳过缓变化时 , 不可等闲视之 , 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做系统检查 。 其次 , 关于服药问题 。 由于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不同 , 症状表现各异 , 治疗用药有别 , 进服心血管类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 不要盲目吃药 , 切忌见“心药”就服 。 大部分心律失常病人 , 经服药治疗症状一般可以恢复 。 当然功能性的心律失常只要消除诱因 , 症状也就自然消失 。 但有些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 , 如心室颤动、心房纤颤、重度房室传导阻滞 , 还须做诸如电除颤、电转复及安装心脏起搏器等特殊治疗 。 最后 , 还应注意的是 , 老人一旦发现心律失常后 , 要冷静 , 因紧张会加重症状 , 当然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 , 忌怒忌躁 , 戒烟戒酒 , 注意休息 , 不要过劳 。 定期检查身体也很有必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