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走出智慧农业致富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家住肥城市边院镇的马传力 , 大学期间参军入伍 , 退伍以后回到家乡 , 利用自己所学流转了边院镇宝金山30余亩山地 , 经过6年的创业 , 马传力成为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 带动附近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农人” 。
“新农人”走出智慧农业致富路
【“新农人”走出智慧农业致富路】在肥城市边院镇兴隆村力科农业的温室大棚里 , 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土壤气候条件使这里非常适合种植蓝莓 , 通过不断进行品种的改良 , 产出的蓝莓深受市场欢迎 , 从4月底5月初开始 , 这里的第一批蓝莓将会进入采摘销售期 。
在人们普遍的印象里 , 传统农业种植又脏又累又低效 。 作为山东力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 马传力一直想改变这个现状 , 通过参加技能培训班、实地考察学习 , 马传力逐步掌握了蓝莓培育、深加工等技术和市场规律 , 成功建设了肥城首个温室蓝莓大棚 。
“目前 , 我们有四个温室的暖室大棚 , 大约占地十来亩 。 ”山东力科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传力说 , 据他介绍 , 因为大棚现在采用的是无公害管理模式 , 全基地不采用农药 , 在蓝莓盛开时期 , 全部采用雄峰进行授粉 , 不需要人工 , 等授粉完后 , 员工进行采摘 , 能解决当地劳动力20余人 。
“新农人”走出智慧农业致富路
大棚内运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实现了卷膜、控温、控湿、灌溉、施肥等工序的全程自动化、信息化管理 , 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 , 将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 , 让农业生产更加“智慧” 。 当聊起今年预估蓝莓的产量时 , 马传力说:“预估 , 一个棚2000来斤 , 大约四个棚1万多斤 。 ”
据马传力介绍 , 目前 , “互联网+农业”的蓝莓全产业链已经成型 , 今年的蓝莓上市后也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 为蓝莓产业添加助力 。 价格能突破100元以上 , 是普通蓝莓的3至4倍 。
有了智慧农业的加持 , 促进了大棚内蓝莓苗木的延后萌动 , 缩短了蓝莓结果期 , 成功实现蓝莓鲜果错季上市 , 抢抓市场空白机遇期 , 极大提升了蓝莓市场效益 。 与此同时 , 马传力积极探索“智慧农业+蓝莓产业+乡村振兴”新路径 , 采取“合作社带基地加农户”模式 , 以农民入社务工、公益性岗位就业等方式 , 增加农民收入 , 激发乡村产业振兴活力 , 依托智慧农业 , 把“小浆果”做成“大产业” , 实现了蓝莓产业和乡村振兴一体化良性发展 。

    推荐阅读